【有声书籍】.PayPal创始人.从0到1.完整版.mp3.287分钟


皮特·泰尔(Peter Thiel)出生于1964年,于1996年创办了Thiel资产管理公司(Thiel Capital Manag
ement),并在2002年更名为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目前该公司管理总值超过50亿美元的资产。泰尔曾在1998联合创办了PayPal,并在2002年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 2005年,投资5000万美元创办Founders Fund风险投资公司,致力于扶植Web 2.0公司,曾在2004年为Facebook创始人提供了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而这项投资为其获得2万倍的收益。皮特·泰尔目前还是为政府机构提供电脑分析公司Palantir的董事会成员
投资与创业生涯:
1)2002年,Thiel和朋友Elon Musk在一家咖啡馆Café Venetia(位于帕洛阿尔托最热闹地段大学街,Thiel的大部分产业几乎都在这家咖啡馆附近,去这里的大多数人都讨论创意点子和风险投资)开始讨论PayPal,后来PayPal以15亿美金价格被eBay收购,Thiel也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桶金5500万美金。
2)PayPal被收购后,涉足投资领域,设立了避险基金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 ,自己私人注入了1000万美元
3)2004年,由Reid Hoffman和硅谷顽童Sean parker引荐,Thiel投资了扎克的Facebook 50万美金,是Facebook获得的收笔外部投资,赢得了7%的Facebook股份并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如今股份估值为15亿美元。
4)2005年,投资5000万美元创办Founders Fund风险投资公司,致力于扶植Web 2.0公司,2007年实现第二轮融资,曾投资过Spotify,Yammer以及Quantcast。
5)接着联合创立了Palantir Technologies(后来搬入Facebook办公室旧址)并投资3000万美元,现在这家公司市值25亿美元,Thiel担任董事会主席。
6)除投资互联网以外,Thiel还投资,纳米技术、外太空探索和机器人研制上。他成为奇点研究所(SingularityInstitute)的主要捐助人,还为致力于抗衰老研究的Methuselah Foundation投资了350万美元。
7)也是Halcyon Molecular抗衰考研究机构的最大投资人和董事会成员,毫不犹豫地为Halcyon第一轮融资投入了50万美元。
8)2010年9月想到为那些辍学创业有天赋的年轻人提供奖学金的计划。然后迅速开始着手实施这个计划,在旧金山举行的一年一度的TechCrunch Disrupt会议上,他宣布了Thiel奖金计划,为20岁以下的年轻人每人提供10万美元的创业资助。
虽然他投资互联网,却又怀疑互联网的力量。他认为互联网技术革命没有创造充分多的就业岗位,也没有提升制造业水平和社会生产力。一个个虚拟世界的创新并不能取代现实世界的技术进步。但是却同样关注着技术的发展,事实上,他对技术很着迷。

史蒂夫.乔布斯曾说,“在商业界有个很经典的理论叫做“第二个产品综合征”,症结在于对第一个产品的城管缺乏理解”,也就是说只有正确的理解第一个产品的成功才能创造下一个成功。史蒂夫.乔布斯是在皮克斯成功之后总结的,他对此深有体会。

《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自己曾创立两家成功的企业,并基于自己创业的经验及上百家初创公司投资者的经验写就《从0到1》。在《从0到1》这本书中彼得.蒂尔指出,每个企业的成功之处都会有一些独特之处,但是也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营利为目标,正确看待竞争,选择合适的人。对于想要在创业之路上获得成功的人可以借鉴此书的一些观点,找到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1999年彼得·蒂尔和合伙人创立了PAYPAL,这是一家总部设立在美国的在线支付商,如今PayPal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贸易支付工具,全球1.9亿活跃用户,可在203个国家以23种货币结算。2002年彼得·蒂尔将PAYPAL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2004年彼得·蒂尔做了首笔在Facebook的外部投资,并担任董事。同年成立软件公司Palantir,服务于国防安全与全球金融领域的数据分析。彼得·蒂尔是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同时非常强调与人合作。他在PAYPAL的合伙人在离开PAYPAL之后创立了大家耳熟能详的Youtube网站,领英,特斯拉汽车公司。在《从0到1》这本书中彼得·蒂尔也详细阐述了如何招聘合适的人共同工作。

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主要强调了几点:首先,公司要以营利为目的;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总是被忽视,尤其在某些阶段,当一个行业创业热潮高涨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模式,公司虽然在发展,却一直在亏损;彼得·蒂尔指出如果在这种环境下一定要更加理智的评估公司价值;然后,避免竞争,完全竞争下,长远看没有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如果公司要营利就要避免竞争,竞争让企业无法专注自己的产品,将目标定位为同质产品的公司,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垄断企业,实现持续盈利;最后,选择合适的人,而不是简历看起来最厉害的人,初创公司不是靠福利来吸引人,每一个公司都是独特的,要选择那些目标一致,气质相似,能够团结合作的人。

详细来说就是如下几点:

第一、企业盈利

创造企业的目的是盈利,无论创始人对企业有着多少其他的愿景,都是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另外衡量盈利的标准,需要把未来的价值折算成现在的价值综合计算。举个例子,同样是媒体公司,传统报业和网站的盈利能力做比较,因为传统报业因为多内积累的资本在体量上肯定大过于网站,但是网站基于现代社会线上流量发展,盈利增长肯定大过于报业。比较报业和网站的价值时,就需要把未来的现金价值折算到现在来综合比较。

第二、避免竞争

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重点强调的一点,就是要打造垄断企业,避免竞争,并且用了两个非常形象的例子说明了竞争的劣势。

先举一个个人的例子,一个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会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经历,在这段经历里面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评价标准,就是学习成绩,而学校就是基于学习的一个竞争环境,优秀的小学生成绩好,就会进入优秀的中学,再经过考试筛选,更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越到高级阶段,遇到的竞争越激烈,最后就是与智力程度相当的优秀学生们竞争传统上理解的好工作,如金融类的管理咨询和投资银行业务。彼得·蒂尔从小也学习优异,最后考入斯坦福法学院,每年法学院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从数以万计的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那十几个优秀的学生,进入最高法院的书记员。彼得·蒂尔很难得能得到这个书记员的面试资格,但是最终没有能得到这个职位,多年后再回头看看这段经历,如果彼得·蒂尔当时考上书记员,美国最高法院会多一个优秀的书记员,但世界上会少一些优秀的企业,彼得·蒂尔毕业后肯定会有稳定的工作,但要再想如现在这样创业必然会走更远的路,花费不少的时间调整。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竞争企业的例子,比如现在正是小龙虾上市的季节,街边吃虾的店越来越多,最开始第一家A店火了之后,马上就是B店、C店,A店在一开始可能客户特别多,慢慢的客户会选择其他家店,因为产品很同质,味道也并不多,跳不出常见的几个口味,而顾客总是会选择店面更新,环境更潮,服务更好的店,没多久A店利润就会减少,几年后A店要么就花钱改造换新或者就停止营业了。无法避免竞争的店总是会很快被取代。

第三、选择合适的人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最开始的员工无疑是非常核心和重要的,彼得·蒂尔强调招聘员工这个事情一定要自己来,不能委托他人。因为要选择和公司目标一致的人,而不是简历看起来很厉害的人。如果员工是看着福利而加入的,那么这个员工也很容易被其他家给的更为丰厚的福利吸引离开,更何况关于福利这一块初始公司是比不上成熟大公司的。

明确盈利的目标,选择合适的人,发觉自己的核心产品并以此创造出不一样的企业,这只是创业成功的基础。每家公司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彼得·蒂尔《从0到1》这本书也列举了很多优秀企业的特点,作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经历指引优秀的年轻人创造出更多能给世界带来美好的企业。

同时从个人而言这本书依然适用,虽然《从0到1》书中介绍的是企业成功的一些基本规则,但是也同样适用于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竞争的场景,比如应聘,比如在职场工作中想要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升迁机会。

 


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ZWm6wYesHtft_YVbfnESg
提取码:lf6f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解压缩密码:
www.xury.xyz

速力网-4K|FHD影视|现代-古典-珍稀电子书|珍稀照片|有声书籍分享
速力网 » 【有声书籍】.PayPal创始人.从0到1.完整版.mp3.287分钟
网站快速导航标签